拖刀計詞語解釋 / 拖刀計是什麽意思
- 簡體拼音
- [tuō dāo jì]
- 反義詞
- 近義詞
- 基本釋義
- 詳細釋義
舊小說中指武將假裝敗走,將刀垂下,乘敵不備,而突然回頭攻擊之計。
《三國演義》第五三回:“ 云長 也退軍,離城十里下寨,心中暗忖:老將 黃忠 ,名不虛傳:鬭一百合,全無破綻。來日必用拖刀計,背砍贏之。”亦比喻機謀;陰謀。 元 孟漢卿 《魔合羅》第四折:“你暢好會使拖刀計,漾一個瓦塊兒在虛空里怎生住的。” 元 鄧玉賓 《叨叨令·道情》曲:“為兒女施盡了拖刀計,為家私費除了擔山力。”
- 百科解釋
基本概況拖刀計,可以說是關羽的絕技,佯裝拖刀敗走,引敵將來追,等到敵將追到身后趁敵人得意洋洋之際忽然回身,以自身為軸,揮舞大刀做360度圓周運動的橫劈。由下往上劈在拖刀計中也有,但是很少,因為成功幾率很小。大多數拖刀計都是橫劈,因為武將都是騎在馬上,根本無法閃躲,唯一的方法就是用手中的兵器格擋(在敵方武將沒放松警惕的情況下。),但是結果只有兩種,一是武器被砍成兩端,身體就不用說了;二是武器成功格擋,但是身體會從馬上摔下(估計好不到哪兒去),原因可以參考大刀的重量以及使用者的力量(想象一下掄圓了一耳光抽人臉上會咋樣?更別說打仗時用的大刀了!)。拖刀計可以說人追殺人佛追殺佛。
- 網路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