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渡詞語解釋 / 杯渡是什麽意思
- 簡體拼音
- [bēi dù]
- 反義詞
- 近義詞
- 基本釋義
- 詳細釋義
晉 宋 時僧人,不知姓名。傳說其常乘木杯渡水,故以 杯渡 為名。事見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神異下·杯渡》。后因以稱僧人出行。
唐 杜甫 《題玄武禪師屋壁》詩:“錫飛常近鶴,杯渡不驚鷗。” 明 黃淳耀 《李龍眠畫羅漢記》:“后世所謂高僧,猶云錫飛杯渡,而為渡江艱辛乃爾,殊可怪也。”
- 百科解釋
杯渡[《神僧傳》卷第三]】杯渡者。不知姓名。常乘木杯渡水。人因目之。初在冀州不修細行。神力卓越世莫測其由。嘗于北方寄宿一家。家有一金像。渡竊而將去。家主覺而追之。見渡徐行。走馬逐之不及。至于孟津河浮木杯于水。憑之渡河。不假風桌輕疾如飛。俄而及岸達于京師。見時可年四十許。帶索襤縷殆不蔽身。言語出沒喜怒不均。或嚴冰叩凍洗浴。或著履上山。或徒行入市。唯荷一蘆圌(音遄)子更無余物。嘗從延賢寺法意道人處。意以別房待之。后欲往瓜步江。于江側就航人。告渡不肯載之。復累足杯中顧盻言詠。杯自然流直渡北岸。向廣陵遇村舍李家八關齋。先不相識。乃直入齋堂而坐。置蘆圌于中庭。眾以其形陋無恭敬之心。李見蘆圌當道…
- 網路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