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衡詞語解釋 / 水衡是什麽意思
- 簡體拼音
- [shuǐ héng]
- 反義詞
- 近義詞
- 基本釋義
- 詳細釋義
古官名。水衡都尉、水衡丞的簡稱。
漢武帝 元鼎 二年所置,至 隋 始廢。掌皇家 上林苑 ,兼管稅收、鑄錢。《漢書·百官公卿表上》“水衡都尉” 顏師古 注引 漢 應劭 曰:“古山林之官曰衡,掌諸池苑,故稱水衡。”
泛指管理水利之官。
《后漢書·張衡傳》:“前長離使拂羽兮,委水衡乎玄冥。” 李賢 注:“水衡,官名,主水官也。” 宋 蘇軾 《送王伯敭守虢》詩:“歸來只作水衡卿,我欲攜壺就君飲。” 明 吳本泰 《帝京篇》:“軍需飛檄催,水衡仰屋嘆。” 清 魏源 《畿輔河渠議》:“故曰:與治 黃河 小異而大同,敢以質司水衡之君子。”
水衡錢的簡稱。
清 黃遵憲 《乙未二月二十七日公祭沉文肅公祠》詩:“側聞近者議輸幣,乃竭水衡傾銅山。”
方言。指古代關津置于水中的衡木。
井星的別名。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乾象·水衡》:“天皇會通,井為水衡。”
- 百科解釋
水衡,shuǐ héng,古官名。
- 網路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