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豫詞語解釋 / 猶豫是什麽意思
- 簡體拼音
- [yóu yù]
- 反義詞
- 決斷,堅決,堅定,斷然,果決,果斷,毅然,爽快,立即,篤信
- 近義詞
- 動搖,夷猶,彷徨,徘徊,猶疑,觀望,躊躇,遲疑
- 基本釋義
[hesitate] 猶移。遲疑不決
- 詳細釋義
亦作“ 猶移 ”。遲疑不決。
《楚辭·離騷》:“心猶豫而狐疑兮,欲自適而不可。”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感 交甫 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 明 沉鯨 《雙珠記·西市認母》:“尚未卜是否何如,悲喜集中生猶豫。” 鄒韜奮 《艱苦奮斗》:“時勢的危迫實在不能讓我們猶豫了!” 洪深 《申屠氏》第二本:“ 方六一 意尚猶移。經不得 方蛟 ‘毛遂自薦’,一力擔承。 方六一 點頭允可。”按,“猶豫”為雙聲字,以聲取義,本無定字,故亦作“ 猶與 ”、“由與”、“尤與”、“ 猶夷 ”等。舊說以“猶”、“豫”為二獸名,性皆多疑,非是。參閱 清 黃生 《義府·猶豫》。
- 百科解釋
猶豫,指遲疑,不果斷,缺少主見,對事難以做決定。唯唯諾諾,自己缺少對事情的看法,見解。常表現為喜歡詢問他人建議,自己對事做不了主。見《離騷》:“欲從靈氛之吉占兮,心猶豫而狐疑。”
- 網路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