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言詞語解釋 / 至言是什麽意思

簡體拼音
[zhì yán]
反義詞
近義詞
基本釋義

[most true saying] 富有哲理而合情合理的話

至言不可不察

詳細釋義

最高超的言論;極其高明的言論。

《莊子·天地》:“是故高言不止於眾人之心。至言不出,俗言勝也。”《呂氏春秋·異寶》:“以 龢氏 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賢者,賢者必取至言矣。” 漢 王充 《論衡·效力》:“豈其心不欲治乎?力弱智劣,不能納至言也。” 宋 蘇軾 《策總敘》:“臣聞有意而言,意盡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

古代道家用虛靜無為的思想闡述事理,以不言為至言。

《莊子·知北游》:“至言去言,至為去為。” 成玄英 疏:“至理之言,無言可言;至理之為,無為可為。”

舊時亦以指佛、道的精深玄妙的理論。

唐 賈島 《送僧》詩:“出家從丱歲,解論造元門。不惜揮談柄,誰能聽至言?” 宋 陳善 《捫虱新話》卷十二:“ 宋尚書 云:‘ 老子 《道德經》為至言之宗, 屈平 《離騷經》為詞賦之宗, 司馬遷 《史記》為紀傳之宗。’”

直言;真實的話。

漢 賈誼 《新書·先醒》:“君好諂諛而惡至言。”《史記·商君列傳》:“貌言,華也;至言,實也。” 晉 葛洪 《抱樸子·尚博》:“以磋切之至言為騃拙,以虛華之小辯為妍巧。真偽顛倒,玉石混淆。” 唐 白居易 《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科策》:“捨斥己之至言,進無用之虛文。”

百科解釋

(1).最高超的言論;極其高明的言論。《莊子·天地》:“是故高言不止於眾人之心。至言不出,俗言勝也。”《呂氏春秋·異寶》:“以 龢氏 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賢者,賢者必取至言矣。” 漢 王充 《論衡·效力》:“豈其心不欲治乎?力弱智劣,不能納至言也。” 宋 蘇軾 《策總敘》:“臣聞有意而言,意盡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

網路解釋

Zhi Yan

至字開頭的詞語
至陽至驩至公堂至行至使至論至性至物至諴至公無私至足至禮至治至要至善至慮至政至謀至乎至誡至教至多至策至敬至孰更多
言字結尾的詞語
耳言絢言詳言密言訛言暴言梵言好言悖言諫言和言十里無真言倡言煩言怪言倒言片言正言屬言薄言膚言對言難言附言遠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