僦柜詞語解釋 / 僦柜是什麽意思

簡體拼音
[jiù guì]
反義詞
近義詞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亦作“ 僦匱 ”。 唐 代有柜房,是一種代人保管金錢及貴重物品以收取保管費的寄存業。所設保管柜即稱“僦柜”。亦用以泛指這種柜房業務。后又演變為典當質錢的質庫(當鋪)。

《舊唐書·德宗紀上》:“搜括既畢,計其所得纔八十萬貫,少尹 韋禛 又取僦柜質庫法拷索之,纔及二百萬。”《新唐書·奸臣傳下·盧杞》:“然悉田宅奴婢之直,緡止八十萬,又僦匱、質舍、居貿粟者,四貣其一,僅至二百萬。”《資治通鑒·唐德宗建中二年》:“又括僦柜質錢。” 胡三省 注:“民間以物質錢,異時贖出,於母錢之外復還子錢,謂之僦柜。”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五節:“據現有材料看,最大的商業當是放高利貸的柜坊。柜坊又有僦柜、寄附鋪、質庫、質舍等名稱,類似后世的當鋪。”

百科解釋

【釋義】:唐代的典當。《資治通鑒·德宗建中三年四月》:“又括僦柜質錢,凡蓄積錢帛粟麥者,皆借四分之一。

網路解釋
僦字開頭的詞語
僦雇僦丁僦功僦賃僦匱僦工僦舟僦渡僦費僦倩僦車僦邸僦運僦舍僦居僦貸季僦寓僦民僦稅僦田僦房僦椽僦人僦船僦錢更多
柜字結尾的詞語
佛柜坐柜立柜酒柜甩手掌柜地掌柜銀柜押柜二掌柜渣柜錢柜炕柜內掌柜專柜電冰柜掌柜碗柜暗柜貨柜櫥柜衣柜壁柜卷柜枳柜床頭柜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