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皇帝詞語解釋 / 兒皇帝是什麽意思
- 簡體拼音
- [ér huáng dì]
- 反義詞
- 近義詞
- 基本釋義
[boy emperor] 五代時,石敬瑭勾結契丹建立后晉,對契丹主自稱兒皇帝。后來泛指投靠外國,建立傀儡政權的統治者
- 詳細釋義
五代 契丹 之制,國君死,在墓旁起屋,謂之明殿,并置學士一人掌答書詔,逢有大慶吊,學士以亡君之名為書,稱新君為兒皇帝。
后晉 石敬瑭 為諂媚 契丹 統治者 耶律德光 ,尊 德光 為父,從 契丹 俗,自稱兒皇帝。見《新五代史·四夷附錄一·契丹》。后比喻傀儡政權的首腦。 柳亞子 《感事二首》之二:“頭銜早錫兒皇帝,末路難為 楚 大夫。”亦省稱“ 兒皇 ”。 陳毅 《“七七”五周年感懷》詩:“國中忍見兒皇立,朝內惟謀萁豆炊。”
- 百科解釋
五代時石敬瑭借契丹太宗耶律德光之助建立后晉,與其他政權抗衡。他雖為皇帝,仍向契丹稱臣,石敬瑭雖然比耶律德光年長十歲卻稱耶律德光為父,自稱兒皇帝。此后北漢附遼,則稱侄皇帝。后世因作為叛臣的代稱。
- 網路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