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號詞語解釋 / 哈號是什麽意思
- 簡體拼音
- [hā hào]
- 反義詞
- 近義詞
- 基本釋義
- 詳細釋義
清 代京師中巡邏兵卒報曉。
清 郝懿行 《晉宋書故·雞鳴歌》:“今京師夜漏二十餘刻后,邏卒一人先唱,眾人屬和,其聲抑揚宛轉,有音無字,須臾之間,徧傳遠近……通謂之‘哈號’。”
- 百科解釋
哈號是一種幾近失傳的樂器,為瑤族先民所創,與瑤族樂器中的角號有異曲同工之妙。由嫩竹削制而成。削制時,砍一長竹,每一竹節削一小竹節連接,在最末端鑲入一片竹葉即成。哈號長短不等+短則四五節,長至數十節。從上到下,由小而大,狀若喇叭。如吹奏樂曲,需取下竹葉,再打孔,與簫相類。哈號制作簡單,造型古樸,而聲音清脆、悅耳,既可吹奏,也可作家居裝飾。
- 網路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