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是詞語解釋 / 國是是什麽意思
- 簡體拼音
- [guó shì]
- 反義詞
- 近義詞
- 基本釋義
[important affairs of state] 國家的重大政策
愿相國與諸大夫關定國是也。--《后漢書.桓譚傳》
共商國是
今年四月,定國是之詔既下。--清. 梁啟超《譚嗣同傳》
- 詳細釋義
國策;國家大事。
漢 劉向 《新序·雜事二》:“愿相國與諸侯士大夫共定國是。” 宋 蘇軾 《賜宰相呂公著乞仕不許批答》:“天步難安,國是未定。”《老殘游記》第十二回:“國是如此,丈夫何以家為!” 郭沫若 《創造十年續篇》七:“自甲午 中東 之戰以來,這種傾向早已成為了我們 中國 的國是。”
- 百科解釋
國是,指國家的重大政策。“共商國是”原本是“共定國是”,其源出于西漢劉向《新序》卷二《雜事二》。“國是”并不是一般的國事,而是治國的大政大策。“國事”與“國是”是近義同音詞。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袁可立)傳》:“‘朝有不直、毀名之臣,則民生休戚、人品邪正,誰復為國家昌言乎?’疏上,奪俸一年。嗚呼!國是所歸,往往如此矣。”
- 網路解釋
state affai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