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落石出的意思

簡拼
拼音
反義詞
匿影藏形
同義詞
真相大白、原形畢露
英語翻譯
When the water subsides the rocks emerge。
用法
用作褒義。多用來指某個被歪曲或掩蓋的事情真相搞清楚了;有時也可表示事情一清二楚。一般作謂語、賓語、補語。
解釋
水落下去;水底的石頭就露出來。比喻事情經過澄清以后徹底暴露;真相大白。
出處
宋·歐陽修《醉翁亭記》:“野芳發出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例子
①這件事一定要搞個~。    ②不過我卻關心著另外一件事情;倒很想把它弄得一個~。
歇後語
大海退了潮
謎語
泵;退潮
成語故事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是名文學家蘇洵的長子。神宗當皇帝的時候,采用王安石的變法政策,蘇軾因不贊成新法,和王安石辯論。那時王安石很為神宗所器重,蘇軾敵不過他,被貶到湖北當團練副使,他在黃州的東坡地方,建筑了一間居住,所以又稱蘇東坡。自號東坡居士。

  蘇東坡喜歡山水,時時出去游玩。赤壁是三國時東吳和蜀漢聯軍大破曹操的地方;但赤壁在湖北有三處,一在漢水之側,竟陵之東,即復州;一在齊安之步下,即黃州;一在江夏之西南一百里,今屬漢陽縣。江夏西南一百里之赤壁,正是曹公敗處,東坡所游之赤壁在黃州漢川門外,不是曹公失敗的地方,東坡自己也知道,他先后做了兩篇赤壁賦,只是借題發揮而已,名同地異,因他的才思橫溢,文筆流利,寫得唯妙唯肖,使后人對于赤壁這地方,都懷有向往的心情,在后赤壁賦中,他有這樣幾句“...于是攜酒與魚,復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

  “水落石出”蘇軾的賦中,本來是指冬的一種風景,但后人把這水落石出四字,用做真相畢露被悉破的意思。也有人把一件事情的原委弄清楚以后,等到真相大白,也叫做水落石出。
相關成語
跋山涉水閉門不出兵來將敵,水來土堰半路出家杯水之謝別出新意不習水土裁云剪水層出不窮趁水和泥出敵不意出何典記出乎意料出乎意外出乎預料出謀劃策出其不備出人意料出人意外出淤泥而不染當場出丑滴水成冰大禹治水獨出心裁奪眶而出范水模山海水不可斗量合盤托出混水摸魚近水樓臺先得月進退出處救民水火
同字成語
帶水字的成語帶落字的成語帶石字的成語帶出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