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軍突起的意思
- 簡拼
- yjtq
- 拼音
- yì jūn tū qǐ
- 反義詞
- 同義詞
- 別樹一幟、獨樹一幟、別開生面
- 英語翻譯
- a new force suddenly coming to the force
- 用法
- 常含褒義。形容新生力量。一般作謂語、賓語、補語。
- 解釋
- 異軍:另外一支軍隊。指另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突然興起。
- 出處
- 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陳嬰者;故東陽令史……少年欲主嬰便為王;異軍蒼頭特起。”
- 例子
- 郭公莊中學女子籃球隊~;戰勝了去年紫禁杯獲得者光明女子籃球隊;被譽為“南郊黑馬\"。
- 歇後語
- 謎語
- 成語故事
- 秦末,陳勝、吳廣率先揭竿而起,反對秦二世的荒淫無道,各地紛紛響應。西楚霸王項羽也同他的叔叔項梁在會稽發動起義。后來,項梁被封為楚王上柱國,率軍渡江,進擊秦軍。此時,東陽縣有個叫陳嬰的獄吏,在縣中威信很高,深得當地人尊重。東陽縣的年輕人受全國風起云涌的起義浪潮影響,也殺死了東陽縣令,聚集了幾千人,發動起義。陳嬰被他們推選為首領。剛開始的時候,陳嬰以自己能力差為由加以推辭,但后來經不住眾人的一再勸說,沒有辦法,只好答應。縣中的老百姓得知起義軍的首領是陳嬰后,紛紛前來投靠。沒過多久,東陽的起義軍便匯集了兩萬人之多,這就是異軍突起的意思。后東陽人又想擁立陳嬰為王,獨樹一幟,并讓所有士兵裹上青色的頭巾,以顯示他們是一支新起的與眾不同的軍隊。然而,陳嬰的母親卻說,他的名氣一下子這么大,并不是什么好兆頭,要他歸順于別人,以圖自保。因此,陳嬰遲遲不敢稱王。就在這時,正好項梁率兵過江,陳嬰便帶領眾部下歸順了項梁,聯合兵力西擊秦軍。
- 相關成語
- 異軍突起異軍特起
- 同字成語
- 帶異字的成語帶軍字的成語帶突字的成語帶起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