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恭必敬的意思

簡拼
bgbj
拼音
bì gōng bì jìng
反義詞
出言不遜
同義詞
肅然起敬、彬彬有禮、畢恭畢敬
英語翻譯
showing great politeness
用法
有時含諷刺意味;形容偽善的態度和諂媚的丑態。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解釋
必:一定;十分;恭:有禮貌;敬:尊敬;有禮貌地對待。形容態度神情十分恭敬謙遜;也作“畢恭畢敬”。
出處
《詩經·小雅·小弁》:“維桑與梓;必恭敬止。”
例子
①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我們必須抱著~的態度向他們學習。    ②大家在他面前;從來都是~的。
歇後語
兩只王八作揖
謎語
講禮貌
成語故事
  周幽王姬宮涅是西周的最后一個國君,他昏庸暴虐,政治腐敗。

  公元前779年,褒國進獻了一個姓姒的美女,叫褒姒。周幽王十分寵愛她。褒姒一向不愛笑,幽王用音樂歌舞、美味佳肴都不能讓她笑。有人獻計點燃報警的烽火臺,召來各路諸侯兵馬,使他們上當,讓褒姒笑一笑,幽王欣然同意。他帶褒姒到行宮游玩,晚上傳令點燃烽煙,各地諸侯見到烽煙,以為有盜寇侵擾京城,紛紛率領兵馬趕來相救。到了一看,只見幽王在喝酒取樂。幽王派人對他們說:“沒有什么盜寇,讓你們辛苦了!”諸侯受騙,匆匆地來,匆匆地去。褒姒看了不由大笑,幽王也很開心。褒姒生了個兒子叫伯服,幽王廢掉申后,立褒姒為王后;廢掉申后生的太子宜臼,立伯服為太子。

  宜臼遭到廢黜,住在外祖父申侯家里。他對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前途,滿懷憂愁,心中十分痛苦,寫了一首題目叫作《小弁》的詩,抒發自已的心情。詩的第三節說:“看見屋邊的桑樹和梓樹,一定要必恭必敬。我尊敬的是自己的父親,我依戀的是自己的母親。誰人不是父母的骨肉,誰人不是父母所生?上天生了我,可我的好日子到何處找尋?”由于幽王無道,諸侯紛紛叛離。公元前771年,宜臼的外祖父申侯聯合犬戎的軍隊進攻鎬京。幽王下令點燃烽煙,但是諸侯受過騙,都不派救兵。犬戎的軍隊攻下鎬京,殺了幽王,擄走了褒姒。

  “必恭敬止”后來演化為“必恭必敬”,也有寫作“畢恭畢敬”的。
相關成語
必恭必敬
同字成語
帶必字的成語帶恭字的成語帶必字的成語帶敬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