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 |
簡拼: |
bqsj |
拼音: |
bù qiú shèn jiě |
反義詞: |
窮原竟委、咬文嚼字、尋根究底 |
同義詞: |
囫圇吞棗、淺嘗輒止、食古不化 |
英語翻譯: |
make no effort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aning |
用法: |
含貶義。多用于學習;也指了解情況不深入。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
解釋: |
甚:很;解:了解;理解。原指讀書時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個大概。現多指學習、辦事等不認真;不求深入了解。 |
出處: |
晉·陶潛《五柳先生傳》:“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
例子: |
對待學習應采取認真的態度;那種~的學習方法是不可取的。 |
歇後語: |
|
謎語: |
約會 |
成語故事: |
陶淵明十八歲那年為自己寫了一篇文章,取名《五柳先生傳》。陶淵明文章的開頭是這樣的:先生不知道是哪里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因而就以“五柳”作為自己的號了。先生喜愛閑靜,不多說話,也不羨慕榮華利祿。很喜歡讀書,似對所讀的書不執著于字句的解釋;每當對書中的意義有一些體會的時候,便高興得忘了吃飯。生性愛喝酒,可是因為家里貧窮,不能常得到酒喝。親戚朋友知道我這個情況,所以時常備了酒邀我去喝。而我呢,到那里去總是把他們備的酒喝光。
|
相關成語: |
不求甚解不求聞達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不忮不求食不求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