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屈不撓的意思

簡拼
bqbn
拼音
bù qū bù náo
反義詞
卑躬屈膝、奴顏婢膝
同義詞
堅忍不拔、百折不撓、視死如歸
英語翻譯
never give in
用法
含褒義。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解釋
屈、撓:彎曲。不屈服。形容不畏強暴和困難;十分頑強;決不屈服。
出處
《漢書·敘傳下》:“樂昌篤實;不橈(撓)不離(屈)。”
例子
①干工作要~;勇于前進。    ②在十分艱難的條件下;他仍然進行著~的斗爭。
歇後語
謎語
彎腰抓癢
成語故事
  故事王商,字子威,繼承父親的封號為樂呂侯,是漢成帝的丞相,他為人耿直,作風正派。

  漢成帝三年的秋天,京城長安城中忽然有傳言說要發大水了,長安城就要被水吞沒了。剎時間,整個長安城的老百姓都驚慌起來大家扶老攜幼,爭相逃命。

  消息傳到宮中,漢成帝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到宮中議事,商量對策。成帝的舅父、大將軍王鳳也驚慌失措,勸成帝、太后趕快躲到船上去準備撤離。大臣們也紛紛附和王鳳的意見。只有孫丞相王商堅決反對,他認為大水不可能突然而來,一定是謠傳,在這個關鍵時刻更不能輕易撤離,這樣只會使人心更加慌亂。成帝采納了王商的意見,過了一會,城里也沒見大水來,謠言不攻自破,城里的秩序也慢慢恢復了。調查下來,確實是傳言失實。成帝對王商能力排眾議很贊賞。王鳳卻認為是王商使他下不了臺,因此心懷不滿。

  王鳳有個親戚叫楊肜,是瑯那太守,因為沒有把他管轄的地方管理好,王商要辦他的罪,王鳳為此親自跑到王商面前,替楊肜說情,為他開脫。王商堅持原則,免去了楊肜的官職,王鳳更加懷恨在心,千方百計想要打擊報復。于是他勾結了同伙,誣陷王商。漢成帝最后聽信了讒言,罷免了王商的丞相職務。

  但是,是非自有公論。《漢書》的作者班固在撰寫王商的傳記時對王商的評價是:為人誠實公正,不屈不僥。這樣的評論是很客觀公正的。
相關成語
百折不撓必不撓北不屈不撓堅強不屈堅貞不屈寧死不屈威武不屈不撓不屈不撓不折臨危不撓誓死不屈守正不撓百折不屈
同字成語
帶不字的成語帶屈字的成語帶不字的成語帶撓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