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 飯牛歌

    作者:寧戚

    南山矸,白石爛,生不遭堯與舜禪。短布單衣適至骭,從昏飯牛薄夜半,長夜漫漫何時旦?滄浪之水白石粲,中有鯉魚長尺半。轂布單衣裁至骭,清朝飯牛至夜半。黃犢上坂且休息, ...

  • 論語十二章

    作者:佚名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

  • 六親五法

    作者:劉向 編

    以家為鄉,鄉不可為也;以鄉為國,國不可為也;以國為天下,天下不可為也。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毋曰不同生,遠者不聽;毋曰不同鄉,遠者不行;毋 ...

  • 勾踐滅吳

    作者:佚名

    越王勾踐棲于會稽之上,乃號令于三軍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國子姓,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大夫種進對曰:“臣聞之,賈人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資 ...

  • 矛與盾

    作者:韓非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 吾盾之堅 , 物莫能陷也 。”又譽其矛曰:“ 吾矛之利 , 于物無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其人弗能應也 。夫不可陷 ...

  • 秋?水?(節?選)

    作者:莊子及門徒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

  • 季氏將伐顓臾

    作者:孔子及弟子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于孔子曰:“季氏將有事于顓臾。” 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冉 ...

  • 秦西巴縱麑

    作者:呂不韋 撰

    孟孫獵而得麑,使秦西巴持歸烹之。麑母隨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縱而與之。孟孫歸,求麑安在。秦西巴對曰:“其母隨而啼,臣誠弗忍,竊縱而予之。”孟孫怒,逐秦西巴。居一年, ...

  • 昔齊攻魯,求其岑鼎

    作者:左丘明

    昔齊攻魯,求其岑鼎.魯侯偽獻他鼎而請盟焉。齊侯不信,曰:“若柳季云是,則請受之。”魯欲使柳季。柳季曰:“君以鼎為國,信者亦臣之國,今欲破臣之國,全君之國,臣所難” ...

  • 墨子怒耕柱子

    作者:墨子及弟子 撰

    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無愈于人乎?”墨子曰:“我將上太行,以驥與牛駕,子將誰策?”耕柱子曰:“將策驥也。”墨子曰:“何故策驥也?”耕柱子曰 :“驥足以策。” ...

  • 齊人有一妻一妾

    作者:孟子及弟子

    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后反。 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后反;問其與飲食者,盡富貴也,而未嘗有顯者 ...

  • 齊桓晉文之事

    作者:孟子及弟子

    齊宣王問曰:“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 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 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 曰:“ ...

  • 孟子見梁襄王

    作者:孟子及弟子

    孟子見梁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 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 吾對曰:‘定于一。’‘孰能一之?’ 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孰能與 ...

  • 莊暴見孟子

    作者:孟子及弟子

    莊暴見孟子,曰:“暴見于王,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曰:“好樂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他日,見于王曰:“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 ...

  • 弈秋

    作者:孟子及弟子

    孟子曰:“無或乎王之不智也。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 ...

古詩推薦HOT POE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