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于馬的成語
有關于馬的成語
1、叩馬而諫:勒住馬頭進行規勸。形容竭力進行勸諫。
2、束馬懸車:束馬:把馬蹄包起,防止馬滑倒;懸車:把車子鉤牢,以防脫落。把馬腳裹起來,把車吊上山去。形容走山路的艱險情況。
3、童牛角馬:童牛:沒有角的牛;角馬:長角的馬。比喻不倫不類的東西。也比喻違反常理,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4、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準備好糧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5、鞍前馬后:馬前馬后。指追隨左右。
6、放牛歸馬: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7、風檣陣馬:檣:船上用的桅桿。風中的檣帆,陣上的戰馬。比喻氣勢雄壯,行動迅速。
8、六馬仰秣:形容樂聲美妙,連馬都抬起頭傾聽,不吃飼料。
9、見鞍思馬:看見死去或離別的人留下的東西就想起了這個人。
10、汗馬功勞:汗馬:將士騎的馬奔馳出汗,比喻征戰勞苦。指在戰場上建立戰功。現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貢獻。
11、車水馬龍:車象流水,馬象游龍。形容來往車馬很多,連續不斷的熱鬧情景。
12、馬牛襟裾:襟、裾:泛指人的衣服。馬、牛穿著人衣。比喻人不懂得禮節。也比喻衣冠禽獸。
13、短衣匹馬:短衣:短裝。古代為平民、士兵等服裝。穿著短衣,騎一匹駿馬。形容士兵英姿矯健的樣子。
14、寶馬香車:華麗的車子,珍貴的寶馬。指考究的車騎。
15、不食馬肝:相傳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應研討的事不去研討。
16、聲色狗馬:聲:歌舞;色:女色;狗:養狗;馬:騎馬。形容剝削階級荒淫無恥的生活。
17、鞍馬勞頓:騎馬趕路過久,勞累疲困。形容旅途勞累。
18、非驢非馬:不是驢也不是馬。比喻不倫不類,什么也不象。
19、車在馬前:大馬拖車在前,馬駒系在車后,這樣,可使小馬慢慢地學拉車。比喻學習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導,就容易學會。
20、青梅竹馬:青梅:青的梅子;竹馬:兒童以竹竿當馬騎。形容小兒女天真無邪玩耍游戲的樣子。現指男女幼年時親密無間。[ 漢語網 ]
21、識途老馬:老馬認識路。比喻對某種事物十分熟悉的人。
22、駟馬高車:駟馬:一車所駕的四匹馬。套著四匹馬的高蓋車。舊時形容有權勢的人出行時的闊綽場面。也形容顯達富貴。
23、求馬唐肆:唐:原指無壁之屋,引伸為空的;肆:鋪子,這里指賣馬的地方。到不是停馬處去找馬。比喻在什么也沒有的地方尋求自己所需的東西。
24、鞍不離馬,甲不離身:甲:鎧甲,古人打仗時穿的護身衣。馬不卸鞍,人不解甲。處于高度警惕狀態。
25、肥馬輕裘:裘:皮衣。騎肥壯的馬,穿輕暖的皮衣。形容闊綽。
有關于馬的成語
26、弊車羸馬:破車瘦馬。比喻處境貧窮。
27、兵荒馬亂:荒、亂:指社會秩序不安定。形容戰爭期間社會混亂不安的景象。
28、橫戈躍馬:橫持戈矛,策馬騰躍。形容將士威風凜凜,準備沖殺作戰的英勇姿態。
29、騎馬找馬:騎著馬去找別的馬。原比喻一面占著一個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稱心的工作。現多比喻東西就在自己這里,還到處去找。
30、走馬上任:走馬:騎著馬跑;任:職務。舊指官吏到任。現比喻接任某項工作。
31、鞍馬之勞:鞍馬:鞍子和馬,指長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戰斗的勞苦。
32、招兵買馬:舊時指組織或擴充武裝力量。后比喻組織或擴充人力。
33、僅容旋馬:指住宅地方狹小。
34、人歡馬叫:人在呼喊,馬在嘶鳴。形容一片喧鬧聲。
35、老馬戀棧:戀:留戀。棧:馬棧。老馬不妒忌離開馬棧。比喻老年人戀念舊情。也指年老還貪戀官位。
36、溜須拍馬:比喻討好奉承。
37、伯樂相馬:伯樂:相傳為秦穆公時的人,姓孫名陽,善相馬。指個人或集體發現、推薦、培養和使用人才的人。
38、懸崖勒馬:懸崖:高而陡的山崖;勒馬:收住韁繩,使馬停步。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
39、兵強馬壯:形容軍隊實力強,富有戰斗力。
40、金馬玉堂:金馬:漢代的金馬門,是學士待詔的地方;玉堂:玉堂殿,供侍詔學士議事的地方。舊指翰林院或翰林學士。
41、打馬虎眼:故意裝糊涂蒙騙人。
42、弓調馬服:比喻辦任何事情,應先做好準備工作。
43、老馬識途:老馬認識路。比喻有經驗的人對事情比較熟悉。
44、車殆馬煩:殆:通「怠」,疲乏;煩:煩躁。形容旅途勞頓。
45、裹尸馬革:革:皮革。用馬皮包裹尸體。形容將士戰死沙場的英勇無畏的氣慨。
46、歸馬放牛: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47、馬到成功:形容工作剛開始就取得成功。
48、害群之馬:危害馬群的劣馬。比喻危害集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