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三國的成語

有關三國演義的成語有關三國的歇后語有關三國的故事有關三國故事的成語有關歷史故事的成語
摘要:有關三國的成語:1、休聲美譽:休:美好。美好的聲譽。2、吳下阿蒙:吳下:現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呂蒙。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識尚淺。3、七擒七縱:三國時,諸葛亮出兵南方,將當地酋長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輸,不再為敵。比喻運用策略,使對方心服。

有關三國的成語

1、休聲美譽:休:美好。美好的聲譽。

2、吳下阿蒙:吳下:現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呂蒙。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識尚淺。

3、七擒七縱:三國時,諸葛亮出兵南方,將當地酋長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輸,不再為敵。比喻運用策略,使對方心服。

4、妄自菲薄:妄:胡亂的;菲薄:小看,輕視。過分看輕自己。形容自卑。

5、折沖將軍:折沖:挫退敵方的戰車。三國時魏國大將樂進的封號。指英勇無比的人。

6、先禮后兵:禮:禮貌;兵:武力。先按通常的禮節同對方交涉,如果行不能,再用武力或其他強硬手段解決。

7、佯輸詐敗:佯、詐:假裝。假裝敗下陣來,引人上當。

8、笑傲風月:猶言吟風弄月。形容心情悠閑自在。

9、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諸葛亮:三國時蜀國劉備的軍師。比喻人多智廣。

10、勢如破竹:勢:氣勢,威力。形勢就象劈竹子,頭上幾節破開以后,下面各節順著刀勢就分開了。比喻節節勝利,毫無阻礙。

11、尸橫遍野:尸體到處橫著。形容死者極多。

12、勿怠勿忘:勿:不要;怠:懈怠;忘:忘記。告誡不要懈怠,不要忘記。

13、威風凜凜:威風:威嚴的氣概;凜凜:嚴肅,可敬畏的樣子。形容聲勢或氣派使人敬畏。

14、屯糧積草:儲存糧食和草料。

15、萬死不辭:萬死:死一萬次,形容冒生命危險。萬一萬次也不推辭。表示愿意拼死效勞。

16、心懷叵測:心懷:民心,存心;叵:不可。指存心險惡,不可推測。

17、心膽俱裂:俱:都。嚇破了心和膽。形容受到極大的驚嚇。

18、正始之音:①指魏晉玄談風氣。出現于三國魏正始年間。當時以何晏、王弼為首,以老莊思想糅合儒家經義,談玄析理,放達不羈;名土風流,盛于洛下。②指純正的樂聲。

19、一面之詞:爭執的雙方中一方所說的話。

20、擇主而事:事:侍奉。舊指選擇明主,為他辦事。

21、閑雜人等:指與工作無關的人員。

22、物傷其類:指見到同類死亡,聯想到自己將來的下場而感到悲傷。比喻見到情況與自己相似的人的遭遇而傷感。

23、云屯雨集:形容眾多的人聚集在一起。

24、七縱七擒:三國時,諸葛亮出兵南方,將當地酋長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輸,不再為敵。比喻運用策略,使對方心服。[ 漢語網 ]

25、心術不正:指人用心不忠厚,不正派。

26、身在曹營心在漢:比喻身子雖然在對立的一方,但心里想著自己原來所在的一方。

27、搖搖欲墜:搖搖:搖動,搖晃;墜:落下。形容十分危險,很快就要掉下來,或不穩固,很快就要垮臺。

28、無計可施:計:策略、辦法;施:施展。沒有辦法可用。

29、張燈結彩:掛上燈籠,系上彩綢。形容節日或有喜慶事情的景象。

有關三國的成語

30、聲威大震:聲勢和威望急速增長,使人非常震動。

31、蔣干盜書:蔣干:《三國演義》中的人物。蔣干盜去書信回到曹營殺自己大將。比喻中別人的反間計。

32、虛廢詞說:空費精神白說話。指說話不起作用。

33、自有公論: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眾自然會有評論。

34、招兵買馬:舊時指組織或擴充武裝力量。后比喻組織或擴充人力。

35、虛虛實實:假假真真,以假亂真。指軍事上講究策略,善于迷惑對方。也指文藝作品中虛寫、實寫并用,表現方法耐人思索回味。

36、徒有虛名:空有名望。指有名無實。

37、生子當如孫仲謀:孫仲謀:三國時吳主孫權。形容智勇雙全的英雄人物。

38、養精畜銳:養:休養;蓄:積蓄;銳:銳氣。保養精神,蓄集銳氣。

39、過五關斬六將:比喻克服重重困難。這是《三國演義》中描寫關羽的故事。

40、神鬼莫測:測:推測。事情極詭秘,神鬼也難測度。形容誰也推測不出。

41、貪心不足:貪得無厭,永不滿足。

42、坐視不救:坐視:坐著看。見別人遇到困難或危險,坐在一旁看著不去援救。

43、土雞瓦犬:用泥捏的雞,用瓦做的狗。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實用的東西。

44、束手待斃:斃:死。捆起手來等死。比喻遇到困難不積極想辦法,坐著等失敗。

45、無名小卒:卒:古時指士兵。不出名的小兵。比喻沒有名望或地位的人。

46、胸懷大志:懷:懷藏。胸有遠大志向。

47、一身是膽:形容膽量大,無所畏懼。

48、扶不起的阿斗:阿斗:三國蜀漢劉備之子劉禪的小名。阿斗庸碌無能,雖有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興蜀漢。比喻扶持不起來的人。

49、偃旗息鼓:偃:仰臥,引伸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軍時隱蔽行蹤,不讓敵人覺察。現比喻事情終止或聲勢減弱。

50、不知有漢,何論魏晉:不知道有漢朝,三國魏及晉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長期脫離現實,對社會狀況特別是新鮮事物一無所知。也形容知識貧乏,學問淺薄。

51、笑容可掬:掬:雙手捧取。形容笑容滿面。

52、推誠相見:誠:相信。指以真心對待人。

53、削鐵如泥:切削鐵器如同斬剁泥土一樣。形容兵刃極其鋒利。

54、天崩地塌:天崩塌,地裂陷。多比喻巨大的災難、重大的事變或強烈的聲響。

55、三顧茅廬:顧:拜訪;茅廬:草屋。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56、身不由己:由:聽從。身體不由自己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