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名言 人生名言 勵志名言 名言警句 讀書名言 經典名言 愛情名言 名人名言 英語名言

醫學勵志名言

關于醫學的勵志名言 醫學名言警句 有關醫學的名言 醫學大家名言
摘要 : 氣聚則塞,氣散則通。學不博無以通其變,思不精無以燭其微。善言天者必有驗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與今,善言人者必有厭與己。清瀉不用醫,餓到日沉西。撐痢疾,餓傷寒。修和無人見 存心有天知。6、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7、

1、氣聚則塞,氣散則通。

2、學不博無以通其變,思不精無以燭其微。

3、善言天者必有驗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與今,善言人者必有厭與己。

4、清瀉不用醫,餓到日沉西。撐痢疾,餓傷寒。

5、修和無人見 存心有天知。

6、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7、吃藥不忌口,枉費大夫手。

8、藥為治病之器,可以除疾,亦可殺人。若知之不詳,用之不的,小錯則貽誤治療,大謬則關系性命。故醫者于藥不可不精。

9、必先歲時,勿伐天和。

10、凡藥能逐邪者,皆能傷正;能補虛者,皆能留邪……于此知無藥之不偏矣……何必朋參芪而仇硝黃哉。——莫枚士《研經言"用藥論二》

11、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12、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機。

13、久病成良醫。

14、人之所病病疾多;醫之所病病道少。

15、扶正即所以祛邪,祛邪即所以扶正。

16、風為百病之長。

17、邪在脾胃,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中寒腸鳴腹痛。

18、是痛之休作由氣聚散也。

19、行欲方而智欲圓,心欲小而膽欲大。

20、熟讀王叔和,不如臨證多;臨證多,更要熟讀王叔和。

21、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

22、用藥難,識證難。

23、六腑以通為補。

24、六腑以通為用。

25、疾雖久,猶可畢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

26、春捂秋凍,無病無痛。

27、治急性病要有膽有識。 摘自 ChineseWords.org

28、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

29、瘡大瘡小,出頭就好。

醫學勵志名言

30、學到知羞處,方知藝不精。

31、話傳三遍假成真,藥方抄三遍吃死人。(www.chinesewords.org)

32、治病必先識病,識病然后議藥,藥者所以勝病者也。識病,則千百藥中任舉一、二種用之且通神;不識病,則歧多而用眩。

33、故治疝必先治氣。——金翼匱

34、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

35、夫業醫者,當先明臟腑……治病不明臟腑,何異于盲子夜行!——王清任《醫林改錯》

36、緩則治其本,急則治其標。

37、痘要結,麻要泄。

38、夫病有宜補,以瀉之之道補之;病有宜瀉,以補之之道瀉之。——程杏軒《醫述·藥略》

39、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治風先治血,血足風自熄。

40、讀仲景書,須于無字處求字,無方處索方,方可謂之能讀。

41、少年進補,老來吃苦。

42、養生在動,養心在靜。

43、不為良相,則為良醫。

44、醫為仁人之術,必具仁人之心。

45、胃以通為補,脾以健為運。

46、暴怒傷肝,五志化火。

47、心主血、脾統血、肝藏血。

48、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49、痛則不通,通則不痛。

50、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51、久立傷骨,久坐傷血,久視傷神,久行傷筋,久臥傷氣。

52、醫貴乎精,學貴乎博,識貴乎卓,心貴乎虛,業貴乎專,言貴乎顯,法貴乎活,方貴乎純,治貴乎巧,效貴乎捷。知乎此,則醫之能事畢矣。

53、不服庸醫藥,勝請中流醫。

54、大醫精誠。

55、學醫從"傷寒論"入手始而難既而易,從后世分類書入手初若易繼則大難矣。

56、世上只有不知之癥,沒有不治之癥。